(资料图片)
人民网长春2月14日电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动保护性耕作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的通知》发布,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及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安排,2023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要实现县域全覆盖。
据悉,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对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实现保护性耕作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全覆盖,作出了统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安排。吉林召开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提出:“要实施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加强作业数量和质量监测,推动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确保作业质量和数据真实”。
近年来,为了加大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智能化监测监管力度,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开发建设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各地安装保护性耕作信息化作业远程电子监测终端设备,已经覆盖到大部分县份,2022年监测面积达到3150万亩,为有效解决保护性耕作“面积核查难、质量监测难、补助资金发放风险大”等隐患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
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在全省统一监测平台的基础上,放开对作业监测设备厂家的选择限制,用户自主自愿购置安装合格产品,进一步降低信息化作业监测成本、提高监测覆盖范围。加快推进远程电子监测终端设备与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各地要实现作业监测设备全部接入全省统一作业监测平台(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统一作业效果判定算法,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效防范和化解作业面积核查难、质量监测难、补助资金发放风险大等隐患和问题。各地要组织专班,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确保今年春季如期完成好“推动保护性耕作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的任务目标。
关键词: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