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题文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①,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于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选自蔡邕《琴操》(注)厉。通“癞”,恶疮。【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吾尝梦想思见之(_____________)(2)援石击落其齿(_____________)(3)内刀在琴中(_____________)(4)何爱一女之身(_____________)【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何故泣B.吾夫聂政出游C.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D.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小题4】下列各项中全部体现聂政为父报仇决心的一项是()①乃学涂入王宫 ②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③从置栉,对妻而笑 ④援石击落其齿⑤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 ⑥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④⑤【小题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妇人认尸”这个情节的作用。
二、解答
【答案】【小题1】曾经手持、拿通“纳”,把……收入吝惜【小题2】A【小题3】聂政说,“天下人的牙齿都和聂振的相似,为什么要哭泣呢?”(说完他)立刻告辞离开,再次进入山中。【小题4】B【小题5】交代聂政刺韩王事件为人所知的原因,使内容的由来介绍显得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妇人之口在此强调聂政行刺后自毁其容的原因。表现妇人悲壮的道义之举;使情节再起波澜、推向新的高潮;强化了故事的传奇性质,渲染悲剧色彩,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三、分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除了平时注重积累,还应该活学活用,学会结合语境推断词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等。(1)吾尝梦想思见之,意思是:我曾做梦都想念见到他。可见, 尝,曾经。(2)援石击落其齿,意思是:拿起石块砸掉牙齿。可见,援,手持、拿(3)内刀在琴中,意思是:把刀藏在古琴内。可见,内,通“纳”,把……收入 (4)何爱一女之身,意思是:我为什么要怜惜我这女人的身体。可见,爱,吝惜【小题2】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今异义现象掌握的能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时代因素造成的。因此,当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会遇到大量的古今同义词。虽然汉字的形状自古以来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它们的含义却大相径庭。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汇为主,而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汇为主,这在意义理解上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古今同义词的区别,就会造成翻译错误,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意义。掌握古今异义词语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注意发音上的差异。第二种方法是注意语句的停顿。第三种方法,注意文章的上下文。第四种方法是注意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A项,夫人,古今同义。均指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B项,出游,古今异义。句中古义,旧时指到他地做官或游学。;今义,出外游玩。C项,容易,古今异义。句中古义,变容,易声,容,容貌;易,改变。今义,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D项,使者,古今异义。句中古义,使,让;者,句中停顿,不翻译。今义,是指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故选A。【小题3】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赋分点有:尽,全都;若,像,相似;胡为泣乎?宾语前置句;胡为,为胡,为什么;胡……乎,固定结构,为什么呢;即,立刻、马上;别去,告辞离开;复,再次。【小题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会翻译相关句子,然后从性格、形象方面加以归纳整合,进而与题干中人物相关的类别属性对照后衡量比较。注意联系上下文,从语境中考虑。①乃学涂入王宫②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④援石击落其齿,均能表现替父报仇的决心。③从置栉,对妻而笑 ,与妻子偶遇,对妻子的爱,并未表现报仇决心。⑤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写的是去刺杀韩王的过程,聂政的智谋。⑥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此处表现的是杀了韩王后,对母亲的孝顺、保护。故选B【小题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具体而言属于情节或句段的作用。思维角度:内容(大意)、结构思路(与上下文、题目、情感或观点的关系)、艺术特色(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等)。首先审准题干,忌答非所问。本题题干为“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妇人认尸’这个情节的作用”,“简要”侧重的是概括归纳;“分析”侧重的是内容提取,即筛选出来的文中相关例子。①浅层内容或者层意方面:本结尾具体写的是通过妇人之口再次强调聂政行刺后自毁其容的情节,交代聂政刺韩王事件为人所知的原因;②深层主旨情感方面:侧面写聂政的孝顺,突出人物性格,丰满形象;表现妇人悲壮的道义之举,以及母子间深厚、真挚的情感,可谓至孝至慈;③表达效果上:使情节发展更自然顺畅,真实可信感人;强化了故事的传奇性质,渲染悲剧色彩,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④结构思路或情节发展方面:再起波澜、推向新的高潮,情节发展更加完整、严谨,增强可读性、吸引力。【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参考译文:聂政刺韩王,是聂政作出的事情。聂政父亲给韩王铸剑,过了期限剑没有铸成,韩王杀死了他,当时聂政没有出生,等长大成人了,问他的母亲:“父亲在哪里呢?”母亲告诉了他。聂政打算杀死韩王,就学习涂饰进入王宫,拔剑刺杀韩王,没有成功,翻越城墙逃出了。离开王宫进入太山,遇到仙人,学习弹奏古琴,用木漆漆染身体,身体都长出了癞疮,吞咽木炭改变声音。七年后把弹奏古琴学成了。打算进入韩国都城,在道路上遇上他妻子,跟随着妻子买梳子,对着妻子笑着,妻子对着他眼泪流下来了。聂政说:“夫人为什么哭泣?”妻子说:“吾丈夫聂政外出游学,七年都没有回来,我曾做梦都想念见到他。您对着我笑着,牙齿像我丈夫聂政的牙齿,所以悲伤哭泣。”聂政说:“天下人们的牙齿,都会像您丈夫聂政的样子,为什么哭泣呢?”就分别离开了,再进到山中,仰天叹道:“啊,我改变容貌改变声音,想给父亲报仇,却被妻子认出了,父亲的大仇什么时候才能报呢?”拿起石块击掉牙齿,留在山中三年苦练琴曲,拿着古琴进入韩国国都,人们没有谁能认出聂政。聂政在城门下弹奏古琴,观看的人们排成行,路上骑马坐牛车的人们都停下来听着,(人们)把这件事告诉给韩王。韩王召唤聂政并接见他,派他弹奏古琴,聂政就弹着古琴歌唱着。把刀藏在古琴内,聂政于是左手抓住韩王的衣袖,右手拿出刀子,来刺杀韩王,杀死了韩王。说:“哪里有让活着的孩子见不到父亲这种事发生呢!可以能这样吗?”聂政杀死了韩国国君,知道一定会祸及母亲,就自己割剥脸皮,砍断自己的身体,人们不能认识他是谁。于是(王宫的卫士)把聂政的头和砍裂的身体悬示在大街上,并在他身旁悬挂着告示:“有知道此人者,赏赐千斤黄金。”于是就有一位老母亲前往哭道:“啊,替父报仇吗?”回头对大街上的人们说:“这就是聂政啊。他为父亲报仇,知道一定会祸及母亲,才自己割剥脸皮,我为什么要怜惜我这女人的身体,却不传扬我儿子的美名呢?”于是就抱着聂政的尸体大哭,冤恨凝结深深陷入心中堵塞气血,最终断绝脉搏而死去。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